花蓮太魯閣到合歡山武嶺,全長90公里,最後一段有人稱為「台灣最美12公里」,這段國際馳名的峽谷地形,我們以自行車方式慢慢騎上台灣公路最高點3,275公尺, 沿途見識到台灣從海洋到高山、溫帶到寒帶、都會到原鄕,令人讚嘆的台灣之美。
2018 東進武嶺 影片
註:有人反應影片較長。那建議可以看頭 1分鐘、中 17分鐘處、尾 37分鐘處。 點入影片下的資訊說明,也可選擇各分段點跳著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QhtmtK7kOU
東進武嶺想了好幾年,一直沒有付諸行動,因為聽說這是比西進更具挑戰難度的路線,不論是坡度、補給、還是住宿…都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等了好久,覺得年紀大就更難挑戰了,好像沒有人揪團 就不會成行,因此決定自己來揪團,就規劃從海平面0公尺開始,然後騎上台灣公路最高點3,275公尺,以用自己的雙腳,慢慢地騎過這一趟,感受一下用騎行慢活方式了解台灣傳聞中自行車愛好者必去的朝聖之地。
這次打算以單車觀光旅遊快樂騎型式,分為2天,租2輛補給車16人,一開團很快就額滿了,但是隔天發現,千挑萬選的好日子(周六、周日),剛好與瑪吉斯太魯閣東進武嶺同一天,據經驗,有自行車比賽時,當天通往武嶺的道路會塞車,騎都騎不動,所以決定改期提早一天 ,改為週五週六,還好大家都很支持,紛紛事先排假報名參與。
好幾位朋友都提醒,東進比西進更有難度,為了準備東進武嶺,有夥伴事先自我訓練時設下門檻,厲行騎行中社上下5趟的訓練表。活動前三天,氣象預報當天太魯閣、武嶺下雨機率90到100%,但隊友們非常熱血,還是有三分之二的人決定風雨無阻參加到底。
壯舉不是完成,而是有勇氣開始 -- 我們6月22日照原計劃前進,從台北出發,沒想到出發當天台北藍天白雲。沿蘇花公路到花蓮的路上,我們透過對講機,兩車連線自我介紹,分享了大家參加東進武嶺的動機,蠻多跟我一樣一直沒機會參加,想要完成心中夢想的,也有家人幫他報名鼓勵健康出遊的,也有特別從大陸回來陪騎,幫女朋友加油的,無論開始的動機如何,我們最後的目標都是相同的。
(圖 東進武嶺 行經蘇花公路)
在花蓮崇德午餐後,我們特別回程到海邊,從海平面標高0公尺開始出發,騎小折上到3,275公尺,完成 0到3,275,「騎進台灣最美12公里」之說,欣賞台灣最美、最高的道路。
當然,一開始,沒經驗的我,也不曉得自己是否可以征服3000多公尺高山,印象深刻的畫面是從海邊看向山上,心中想著遠方的高山之巔,就是我們明天要騎達的目的地,有一種看得到山頂,但騎不到的感覺,要騎上自己認為不太可能登上的山岳,心中是充滿懷疑的,此時唯有自我對話:一定要相信自己,才有源源不絕的動力向前。
(圖 東進武嶺 崇德海邊)
在東西橫貫公路牌樓合照後,就正式進入中橫公路,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是世界級景觀,沿路可以欣賞到變化多端的景色與不同的生態,望著路旁的山壁奇岩,想像當初開路先鋒,如何篳路藍縷,流血流汗地興建。我事先做了一點功課,知道中橫是第一條貫穿台灣東西橫向的公路,後來從國防轉型為觀光,我們才有機會看到這鬼斧神工,自然與人工相映的美景。
半個多世紀前,那時候的退除役官兵,就是榮民,把這些道路與山洞挖成,當時並沒有什麼重型機械,都是靠人,一釘一鑿手工將它打造出來的。中橫從民國45年7月7號開工,民國49年5月9日正式通車,花了3年9個月又18天的時間打通,一天的時間裡面至少動員6,000人同時施工,修路期間至少有225位築路人不幸殉職。仔細深想,我讚嘆的是在國共戰後,這群歷經戰事的部隊弟兄們,還繼續投入這樣的建設,資料中看到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提到:建中橫公路比打仗還危險,因為打仗我們知道敵人從那個方向來,但開築中橫,我們不知道危險從哪裏來?看到這句,就覺得先人意志,真是偉大,也讓我充滿感恩之心。
(圖 東進武嶺 行經九曲洞)
(中橫歷史照 資料來源 公路總局)
美景中途,來到九曲洞附近開始下雨,環島時常說的:「穿上雨衣就天晴,脫下雨衣就下雨」的魔咒又來了,還好,只有在太魯閣附近遇到了半個小時的地形雨,大夥在隧道邊休息了一下,禮讓雨神通過後,就風調雨順一路平安。
(圖 東進武嶺 遇地形雨 路面成小河)
第一日晚間,我們重溫高中畢旅或救國團fu的「通舖」團體生活,在深山的寂靜星夜中聊天哈啦、喝Beer,早早休息以應付第二天的行程。
(圖 東進武嶺 住宿點合照)
第二日,從洛韶出發,到新白楊、碧綠神木,要注意的是碧綠神木附近有2個隧道,內無任何燈光照明,入內一下子由亮到暗,會完全看不見,加上高山缺氧,腦袋不清醒,特別要小心彎道撞牆。另外,過了大禹嶺,超過標高3000公久後,近中午時,武嶺很容易會風雲變色,雲層一降下來,氣溫也會隨之下降,山下氣溫30度,山上會突降到10度不到,一定要準備穿防寒外套與手套。
雖然途中因姿勢不良過於緊繃而虛耗體力[sorry],但逐步調整後,發現騎車要用巧勁而非蠻幹,更要了解抽車重心擺放的位置,還有運用核心肌群的力量,專心思考全身關節的作用以求最高效率。每次踩踏的過程都要修正上一步不足之處,一直到內化學習成肌肉的反射。當發現自己的體力不行的時候,唯有靠著意志力能夠迫使突破自己的極限[打氣],心理建設很重要,遇見上坡,心中對話:有痛苦的上坡,才有暢快的下坡;騎到武嶺天堂路,像是一座高牆擋在前面,告訴自己:這不是傳說是實際,也代表目標即將完成…
(圖 東進武嶺 感謝 規劃行程的資深領隊兼任補給車駕駛)
有太魯閣美景的一路陪伴,讓人充滿向上的希望,藍天、白雲、蟲鳴、鳥叫、大樹、花草相伴,讓人心靈特別清明透澈,在第一日雨過天晴後,路上都是雲海的畫面,雲都在腳下了,猶如漫步在雲端、慢騎在雲端,非常難得看到這種雲海的景色,這也就是我們美麗的台灣,在別的地方都看不到。踏在生長的土地上,此時,抬頭看看大山,想想人類的渺小,不由得尊敬大地之心由然而生,大地之母,環境之美,希望可以長長久久地留給我們的孩子。
第二日中午時分,我們騎到了武嶺山頂,窮盡洪荒之力完成東進武嶺,因為有同伴的相互鼓勵,才能又完成一項挑戰。一個人騎單車在3千公尺山上的感覺,是一種心靈成長的提升,也因此吸引如此多人陸續來挑戰,這感覺不言而喻,真的來騎過的人,才知道那種感覺。
(圖 東進武嶺 武嶺牌樓合照)
兩天的行程我們非常的幸運,所有人都上武嶺拍完照片,收完車後,才突然狂風驟雨。我們一路驅車下山,還看到西進的車友仍然在風雨中努力向上,也許他們因為天候因素,沒有辦法順利完成這次的任務,但武嶺永遠在這裡等著人們,只要不放棄,總有戰勝自己的那一天。
二小時後,我們搭著補給車到埔里,慶功宴來到國宴餐廳~埔里金都餐廳,事先聯絡了老闆娘,她的女婿還特別值班親自接待本團,恭賀我們完成壯舉,加量不加價,還免收服務費。此行滿滿的回憶,不虛此行,這是值得紀念的一天,因為我們一起留下人生可以說嘴的回憶。
[加持]行程規劃攻略
影片標題也有時間點,可對照景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QhtmtK7kOU?utm_source=mobile01d
(修正實際時間 / 姜薑領隊設定各點關門時間)
第一日(6/22 周五)
06:30 台北 大稻埕 & 大安運動中心 (分2地集合)
09:00 蘇澳會合
11:00 抵達花蓮
11:30 崇德午餐
13:00 崇德海灣 開始騎行
13:30 東西橫貫公路牌樓
14:00 燕子口
16:00 天祥
18:30 洛韶 住宿
第二日(6/23 周六)
05:00 早餐
05:30 洛韶出發
07:00 新白楊--慈恩
09:00 碧綠神木--關原
10:00 大禹嶺叉口--小風口
12:30 武嶺
13:30 離開武嶺
15:30 埔里用餐
19:30 抵達台北
[氣象狀況資訊掌握]
- 合歡山武嶺亭(氣象局):https://cctv.taskinghouse.com/hhs/
- 武嶺-昆陽(西進)(交通路公路總局 山上即時監視): https://thb2web.thb.gov.tw/snow/snowmobile/snowmobile.asp
- 小風口 -離武嶺5km處(我的E政府 Flash即時影像):http://www.gov.tw/taiwan/News_TaiwanContent.aspx?n=0D10F947D8B69078&sms=E973CA37FE0178E0&s=0C9CA37816775482
- 合歡公路 (168交通app):http://168.thb.gov.tw/thb/navigate.do
[裝備檢查清單]
清單列表下載點(更新/2日騎遊用):https://goo.gl/HDdsUQ
- 自行車
- 安全帽
- 前車燈
- 後車燈
- 車衣x2
- 車褲x2
- 手套
- 頭巾
- 小帽
- 外套(山頂 會從25度變5度)
- 太陽眼鏡
- 水壺
- 布鞋/卡鞋
- 拖鞋 -->下雨可穿/這次忘記帶
- 雨衣
- 襪子x2
- 短袖運動服
- 短褲
- 內褲x2
- 大行李包(軟質雙肩)
- 隨身小包包
- 防水夾鏈袋(裝手機)
- 手機
- 充電插頭
- 充電線
- 充電寶/行動電源
- 藍牙耳機/喇叭
- 皮包(悠遊信用卡/健保卡/提款卡/現金)
- 個人藥品
- 防曬乳
- 牙刷/牙膏
- 刮鬍刀
- APP Google Map
- APP LINE
- APP Facebook/messenger
[太魯閣國家公園空拍申請]
- 申請內容與核準公文(圖)
- 實際上只有4處起飛,因為補給車不能隨便停,最好在停等時起飛,否則空拍時間不夠,也會脫隊太遠。騎過之後。覺得多申請了太魯閣台地、慈母橋、關原、昆陽。少申請了:燕子口與小風口。
#Taroko #Wuling #Taiwan
#東進武嶺 #單車美學fb社團 #CS許總監
留言列表